虹口区健康促进委员会举办“无烟生活,健康虹
作者: admin 来源: 未知 时间:2018-04-27
今年3月1日是《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》修正案贯彻落实1周年。虹口区健康促进委员会联合区内各控烟执法部门、街道,在和平公园举办“无烟生活,健康虹口”主题活动,现场接受市民咨询和投诉。
《条例》实施一年,效果究竟如何?不少前来参与活动的市民表示,室内控烟收效明显。“以前出去吃饭,讲究点的饭店会分吸烟区和无烟区,一般的小饭店不分,一有人抽烟,气都喘不上来了。”市民刘阿姨说。现在,像这种在室内抽烟的现象已经大大减少了。
据了解,自去年3月1日最严“控烟令”正式实施以来,虹口区卫计委、文化局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接到控烟相关举报数量明显增多,各部门通过建立落实举报核查回复制度,将控烟举报列为优先处理事项,确保了举报受理、核查、回复的及时性。同时,各控烟执法部门还根据区域特点,对各类场所不定期地开展错峰检查、突击检查,全年共执法检查5679户次,对54处场所、77位个人开出罚单,共处罚金11.67万元。
“从整体来看,目前虹口区的控烟氛围处于良好态势,不过,我们也在执法过程中发现,公共卫生间仍是违法吸烟的‘重灾区’。”据虹口区健康促进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,由于公共卫生间比较私密,无法通过执法记录仪进行取证。加上物业方巡查力度和频率不够、部分商务楼宇“烟雾报警器”形同虚设等问题,为控烟监管造成了不小的难度。“特别是在餐馆、商务楼、机关等室内公共场所基本实现‘无烟环境标准’的对比下,公共卫生间的吸烟现状就显得尤为突出了。”该工作人员补充道,商场、商务楼宇的消防通道等区域也是违法吸烟“重灾区”,但同样面临着取证难等问题的困扰。
针对目前存在的难点问题,今年虹口区将进一步强化场所经营者是“控烟第一责任人”的意识,通过加强场所员工的自律教育、针对顾客开展控烟宣传、定期开展联合巡查和情况通报等措施,探索建立执法监管、公众监督和场所自治的控烟模式。